第13章 013

天争青Ctrl+D 收藏本站

朱孝孝有半个月没有直播了,期间剪辑了一个视频,朱翊钧vs郑贵妃,傲娇腹黑皇帝vs钓系大美人,完美soulmate(灵魂伴侣),磕CP是她讲解电视剧动力之一。

高考分数出来了,她在学校选择上和父母有了分歧。

她想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城市,爸爸妈妈想要她选择离家近的。

家里气压低了几天,后来爸爸妈妈还是拗不过她,选择妥协。

爸爸摸了摸她的头:“你长大了,有自己想法,很棒!爸爸妈妈舍不得你,但更希望你开心。”

带着酸楚,她睡着了,似幻似梦,她去了另一个世界,是大明雄伟壮观的紫禁城,大明门前守卫的禁卫军庄严肃穆,皇极殿外面成千上万条金龙纹美轮美奂,屋脊角分布龙、凤、狮子、海马、天马、狎鱼、狻猊、獬豸、斗牛、行什。①令人不由自主心生敬畏。

趿拉着鞋,去厨房从冰箱拿出一瓶冰水,猛地灌了几口,朱孝孝才清醒过来。

果然是离家焦虑症,开始胡思乱想了,梦里天马行空。

拧好盖子,关上冰箱。爸爸妈妈房间灯灭了,估计是睡着了,慢吞吞回房继续睡觉。

梦到大明。应该是粉丝催更了,明天起来查资料,准备直播。

乾清宫寝殿,黄昏。

隆庆帝吃力道:“太子,东西在枕头下面,拿出来。”

隆庆帝床上有两个枕头,他正枕着的是软枕,旁边是玉枕。

朱翊钧用手摸了摸玉枕那边,柔软的金蚕丝,是两道圣旨。

朱翊钧拿了出来。

“高阁老,”隆庆帝伸出手,高拱连忙上前握住,“你说过太子聪慧机敏,要帮他亲政。”

高拱好不容易憋回去的泪,鼻子一酸,滚出来了,沿着皱纹滚到两鬓,“陛下安心。”

“劳累高阁老了。”

高拱红着眼睛,道:“臣万死不辞。”

隆庆帝看向太子朱翊钧,“太子,念出圣旨。”

三位阁老跪下。

朱翊钧握住圣旨的手微微发抖,声音没了往日稳重。

一道圣旨传位太子。

一道圣旨让三位阁老辅政。

没有司礼监冯保。

张居正掩饰好失望,跟着高拱高仪一起承诺:“臣遵旨。”

冯保带话给他,说已经服李贵妃。按李贵妃城府,说服隆庆帝不是难事。到底出了什么变故?

冯保和高拱不和,若同为辅政,他这边两人,高拱一人,优势在己。可惜!

再细想隆庆帝一番嘱咐,太子年纪如此小,如何亲政?隆庆帝莫不是病糊涂了。

高拱心里也在纳闷,再如何早慧,还不是十岁孩子,如何亲政?

他完全没有意识到,因为一系列连锁反应,以及他无心之举,命运的轨迹已然发生偏移。

朱翊钧因直播间提示,提前准备好玉圭,避开玉圭断裂“不详”之兆,以□□朱元璋为借口,得到了隆庆帝重视,严查宫中,查到那位得宠几日便死在锦衣卫那里的美人,又涉及冯保……然后被他“捕风捉影”,向隆庆帝告状。

朱翊钧眼泪涟涟,跪在隆庆帝跟前。为什么圣旨可以改变,父皇寿命改变不了?

若这样还不如不要让自己预知,有预知能力却什么都改变不了,眼睁睁看着父皇一日比一日虚弱,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自己。

几位宗亲和三位国公听闻,未有异议。

五月二十六卯时,隆庆帝驾崩。

他在位短短六年,废除海禁,俺答封贡,朝堂纷争暂平,百姓安居乐业。

隆庆帝早早吩咐礼部按照一应规矩举行丧礼。

消息传到皇宫外,京城官员身穿素服,头戴乌纱帽,赶赴内府,在官署里面进行斋宿,在放置灵位的几筵殿上哭丧、吊灵。

后宫妃嫔和命妇摘下首饰,脱下华服,从西华门开始哭丧,一直进入灵堂。

朱翊钧坚持要安排隆庆帝入殓事宜,若有不懂之处仔细问清楚礼官。

又吩咐凡年满六十岁老臣,哭丧每一个时辰休息一炷香功夫,斋食必供应一道菜汤。

众大臣见他小小年纪已有帝王之威严,又孝顺君父、体恤老臣,欣慰诚服。

隆庆帝驾崩消息传到琼山时,海瑞起床喂了鸡,煮了粥做早饭,就着咸菜吸溜着。

一身粗布衣裳,草鞋被磨得要散架了。

进房换上丧服,对着京城方向叩拜。

海瑞遥望顺天府,太子冲龄践祚,大明会走向何处?是百姓之苦,还是百姓之福?

他想了很多,想到关于太子朱翊钧的传言,想到了朝堂大臣针锋相对,想到贪.官污吏鱼肉百姓,想到了国.策.民.生,唯独没有想过他自己的未来。

七月初三,群臣上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,庙号穆宗,停灵三月后,穆宗于九月葬于明昭陵。②

文渊阁中,高拱、张居正、高仪请了六部大臣、几位宗亲和成国公、英国公、定国公,商议皇太子继位之事。

他们身着特制的国丧服饰,茶水也换上了粗茶。

高拱脸色憔悴,虽皇太子给了恩典,毕竟是六十岁的老人,三个月以来又是丧事,又是国事,心力交瘁,能撑到现在完全仰仗他平日勤奋锻炼。

对着礼部尚书吕调阳嘱咐:“一应章程万万不可有差错,不能让人以为我等欺负太子殿下年幼。”

吕调阳看了张居正一眼,见他没有吩咐,回道:“高老放心。”

宗亲和各位国公要负责什么,已有前例,按照章程准备便可。

众人又将细节核对一番,三位阁老坐在一旁听着,偶尔出言提出意见,整整一天工夫,最后才定下来。

其他人各自去忙,剩下三位阁老,高拱疲倦道:“先皇让太子亲政又让我等辅政是何意?十岁太子如何亲政?”

高仪比高拱小四岁,但看起来精气神完全比不上高拱,已经累得不想说话。

张居正敏锐发现这句话危险之处,避而不答,“高老比我等更有资历,我等还要仰赖高老。”

高帽谁都喜欢戴,高拱也不例外,听到张居正似有以他唯命是从之意,心中无不得意,完全没有意识到他的话留攻讦余地有多大。

秋爽斋中,孝安皇后和李贵妃俱是疲惫之色,不过,细看,李贵妃一双眼睛隐隐闪着亮光。

毕竟,丈夫做皇帝和年幼的儿子做皇帝完全不同,值得期待的也不能相提并论。

孝安皇后耐心跟朱翊钧解释继承皇位的三次劝进,以及要如何表现。

第一二次要坚决拒绝,表示君父刚刚驾崩,太过哀痛而没有心情继位。

到了第三次才可表示,君父驾崩前不放心社稷,做儿子的只能听从父亲遗愿,勉为其难接受皇位。

三请三辞,要有条不紊,要有君子之范。

朱翊钧皱眉:“这道理何在?”

李贵妃答道:“表示你谦逊,不图名位。”

“天子之位,不单单意味着权力,也意味着责任。”这句话是主播笑笑说的,朱翊钧听到时茅塞顿开,豁然开朗。

“就没有人不这么虚伪吗?”朱翊钧又问。

“这不是虚伪,这是规矩。”

“规矩也是人定的。”朱翊钧嘟囔。

一大早,朱翊钧在文华殿偏殿接见阁老和六部大臣,以及宗亲、成国公、英国公、定国公。

按照传统的劝进方式,他们开始劝皇太子朱翊钧继位。

他们已经做好充分准备,三次劝进辞藻极尽恳切,甚至他们已经预判好皇太子推辞之言。

高拱作为阁老,带头劝道:“国不可一日无君,臣求太子早日登基。”

朱翊钧不语。

张居正上前,“先帝驾崩前将百姓托付太子殿下,臣求殿下不要辜负先帝嘱托,早日登基。”

高仪原本预估太子会直接拒绝两位阁老,然后痛哭,赶走阁老和宗亲、国公。然后他们将太子一言一行告诉所有官员,甚至写文宣扬赞赏太子美德。

然后在京有资格的大臣一起求见太子,请求太子继位。

有来有往三次。

结果才第一次,太子就是一言不发,高仪只好上前一步,和高拱、张居正并排,道:“臣求太子早日登基。”

作者有话要说:1和2 来自《明史》及网络资料

抱歉,网络不好,一直上传不成功。

  • 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  • 字号:   默认